
活动现场。
在被媒体誉为“中国遗体、器官捐赠宣传第一人”的程德忠老先生感召下,因为感动、因为理解,贵阳出现了一批致力于遗体(角膜)、人体器官捐献倡导与宣传的志愿者,尤其是其中的老志愿者——杨龙、付兆延、陈其贵、贺志光、郭元良、李兴德、李纯良、郑元碧等,他们积极投入相关工作。
活动过程中,40余名志愿者站在贵阳市宝福山遗体(角膜)、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纪念碑前,大家共同纪念《贵阳市捐献遗体和角膜办法》施行20周年,同时对所有给了他人第二次光明、给了他人第二次生命,为医学研究作出贡献的已逝遗体(角膜)、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进行祭祀、献花。

活动现场。
据了解,遗体(角膜)、人体器官捐献是一种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行为,也是移风易俗、促进医学、教育事业发展和殡葬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。捐献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以及捐献者家属给予的理解和支持,是对红十字事业、医学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,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崇敬。
贵阳市于2002年7月1日正式施行《贵阳市捐献遗体和角膜办法》,此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。
截至2021年,贵阳市已有2277人志愿完成了遗体捐献登记、1522人完成了角膜捐献登记、24667人完成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。实现遗体捐献243例、角膜捐献76例、人体器官捐献85例。在这一个个数据的背后,是一颗颗大爱无私的心。

活动现场。
事后,程德忠老先生表示,每年大家都要来祭拜一次,而本次举办的“二十年艰辛路砥砺前行”公益活动,旨在更为广泛地宣传遗体(角膜)、人体器官捐献的现实意义,通过无偿自愿捐献者的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延续生命、再现光明、促进医学、教育等公益事业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