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几百年来,米北庄人主要做的还是传统纸花,产品也仅在周边地区流通。
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村里的妇女们瞒着生产大队,偷偷在家里制作纸花。她们把五颜六色的薄纸裁剪成花瓣的形状,捏好造型后用细铁丝扎紧,再用自行车驮到外省去卖,这才带领米北庄纸花散向全国各地,打响知名度。
1983年,米北庄所在的镇里还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纸花交易市场—米北纸花市场,吸引各地客户来此交易。
纸花只是其一,繁琐的殡葬细节包括寿衣、骨灰盒等殡葬用品,而殡葬的特性让其产品天然存在暴利机会。

尤其中国传统的“厚葬”观念,让从最初的置办寿衣、墓地,到告别逝者过程中的整套仪式,再到最后的祭扫活动,整个殡葬细节繁琐冗长的同时,也隐藏了庞大的需求,利润空间巨大。快刀财经曾报道,从2003年开始,殡葬业就数度进入“中国十大暴利行业”,不仅规模庞大,甚至还有多家公司毛利率超过80%,和茅台相差无几。
除此之外,尽孝的观念,让讨价还价在这个领域不复存在。英国人寿保险机构SunLife2020年一份调查报告显示,中国的丧葬费用全球第二,人均约为37375元,占全年平均工资的45.4%。
殡葬行业的暴利显而易见,然而在此之前,米北庄人就窥见商机,不仅将售卖产品从纸花延伸至寿衣、冥币、骨灰盒等殡葬用品,还在周边形成生产、加工和批发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专门做起了殡葬生意。
与此同时,当地人也在更新产品类别。
在这里,除了传统花圈、寿衣、骨灰盒之外,不乏iphone、汽车、冰箱彩电等家电产品,还有古奇芬迪香奈儿等奢侈品,以及名牌化妆品套装等。疫情爆发后,米北庄还贴合时事推出一针两剂新冠灭活疫苗(地府特供版)、口罩、消毒液……只要活人有的东西,这里几乎都能找到。

产品多样性,让米北庄包揽了全国90%的纸扎殡葬用品,也因此被称为“全球殡葬行业第一村”,2020年整个产业产值超过11亿元。